最近这段时间,我一直在对搬瓦工的各个机房进行详细测试,之前已经完成了加利福尼亚州几个机房的全面评测,包括洛杉矶、弗里蒙特等地的数据中心。通过那几次测试,我发现加州的机房对咱们大陆用户还是比较友好的,无论是延迟还是速度表现都不错。
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搬瓦工位于新泽西州的机房测试结果。在开始测试之前我就有个预感,新泽西州的机房可能不会像加州那些机房对大陆用户这么友好了。毕竟地理位置摆在那里,新泽西在美国东海岸,距离咱们这边确实远了不少。
这次测试我同样采用了多个维度的评估方法,包括网络延迟、下载速度、稳定性等关键指标。我会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你这个机房到底怎么样,适不适合你的需求。
接下来,就一起来看看新泽西州机房的具体表现吧。
新泽西州机房介绍与测试套餐
搬瓦工的新泽西州机房位于美国东海岸,这是他们在东部地区的主要数据中心之一。相比西海岸的加州机房,新泽西州机房主要服务于美国东部和欧洲用户,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到亚洲的物理距离会更远一些。机房采用的是标准的美国网络基础设施,接入了多家主流运营商的线路。
下面是我这次测试使用的具体套餐配置信息:
套餐名称 | 存储空间 | 内存 | CPU核心 | 月流量 | 带宽 | 年付价格 | 购买链接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G KVM | 20GB SSD | 1GB | 2核 | 1TB | 1Gbps | $49.99 | 立即购买 |
如果你想了解搬瓦工的其他套餐配置,可以直接前往 搬瓦工官网 查看,或者看看我整理的 BandwagonHost 套餐页面,那里有更详细的信息。
这个套餐是搬瓦工的入门款,价格相对便宜,很适合我们做测试使用。1GB 内存和 2 核 CPU 对于一般的建站需求来说已经够用了,1TB 的月流量也比较充足。通过这个配置,足够真实反映出普通用户使用时的网络表现,测试结果更有参考价值。
还有搬瓦工优惠码可以使用,能够优惠 6.77%,虽然折扣不算特别大,也能省不少。
1、基础配置验证
老规矩,先验证一下基础配置是否和官方描述的一致,确认一下是不是货真价实。经过测试,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,搬瓦工新泽西州机房的配置完全符合官方承诺,没有任何缩水的情况。
CPU 配置验证
首先看看 CPU 信息:
[root@vibrant ~]# lscpu | grep "Model name"
Model name: Intel Xeon Processor (Cascadelake)
BIOS Model name: RHEL 7.6.0 PC (i440FX + PIIX, 1996)
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到,CPU 使用的是 Intel Xeon 处理器,基于 Cascadelake 架构。这是英特尔比较新的服务器级处理器架构,性能还是很不错的。而且,搬瓦工用的都是企业级硬件,稳定性有保障。
内存配置验证
再看看内存情况:
[root@vibrant ~]# free -h
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/cache available
Mem: 1.0Gi 116Mi 623Mi 25Mi 282Mi 745Mi
Swap: 544Mi 0B 544Mi
内存显示总共 1.0Gi,这和我们购买的套餐配置完全一致,剩余可用 745Mi,基本上就是个全新的系统状态。另外还有一个 544Mi 的 Swap 交换空间,算是一个贴心的配置。
存储空间验证
最后看看硬盘空间:
[root@vibrant ~]# df -h
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% Mounted on
devtmpfs 494M 0 494M 0% /dev
tmpfs 512M 0 512M 0% /dev/shm
tmpfs 205M 25M 181M 12% /run
/dev/sda2 20G 3.6G 15G 20% /
/dev/sda1 575M 120M 425M 22% /boot
tmpfs 103M 0 103M 0% /run/user/0
硬盘总空间显示 20G,和套餐说明书上写的 20GB SSD 完全吻合。目前系统已经占用了 3.6G,这个使用量很正常,毕竟要装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(我装了一些测试软件)。剩余 15G 的可用空间对于建个人网站或者跑些轻量级应用来说完全够用了。
2、CPU 性能测试
基础配置验证完毕后,接下来就是 CPU 性能测试。我用的是 sysbench
这个工具,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 CPU 的计算能力。经过测试我发现,搬瓦工新泽西州机房的 CPU 性能还是优于同行的。
单核性能测试
先看看单核性能:
[root@vibrant ~]# sysbench cpu --time=60 run
sysbench 1.0.20 (using system LuaJIT 2.1.0-beta3)
Running the test with following options:
Number of threads: 1
Initializing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from current time
Prime numbers limit: 10000
Initializing worker threads...
Threads started!
CPU speed:
events per second: 750.71
General statistics:
total time: 60.0006s
total number of events: 45045
Latency (ms):
min: 1.28
avg: 1.33
max: 9.88
95th percentile: 1.39
sum: 59954.44
Threads fairness:
events (avg/stddev): 45045.0000/0.00
execution time (avg/stddev): 59.9544/0.00
单核测试结果显示每秒能处理 750.71 个事件,这个数据在同价位的 VPS 中算是比较优秀的。平均延迟 1.33 毫秒也很不错,说明 CPU 响应速度很快。最重要的是延迟稳定,95% 的请求都能在 1.39 毫秒内完成,这对于跑网站或者应用来说是个好消息。
双核性能测试
该款 VPS 是 2vCPU,所以接下来测试一下双核性能:
[root@vibrant-fiber-1 ~]# sysbench cpu --time=60 --threads=$(nproc) run
sysbench 1.0.20 (using system LuaJIT 2.1.0-beta3)
Running the test with following options:
Number of threads: 2
Initializing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from current time
Prime numbers limit: 10000
Initializing worker threads...
Threads started!
CPU speed:
events per second: 1495.50
General statistics:
total time: 60.0011s
total number of events: 89736
Latency (ms):
min: 1.28
avg: 1.34
max: 16.17
95th percentile: 1.44
sum: 119917.17
Threads fairness:
events (avg/stddev): 44868.0000/137.00
execution time (avg/stddev): 59.9586/0.00
双核测试的结果更加亮眼,每秒处理事件数直接翻了一倍,达到 1495.50 个。这说明两个 CPU 核心的负载均衡做得很好,没有出现某个核心明显拖后腿的情况。虽然最大延迟稍微高了一点,但平均延迟依然保持在 1.34 毫秒,整体表现很稳定。
CPU 表现总结
从测试结果来看,搬瓦工新泽西州机房的 CPU 性能确实没有让我失望。Intel Xeon Cascadelake 架构的处理器威力展现得淋漓尽致,无论是单核还是双核表现都很出色。特别是在多核性能方面,几乎实现了完美的线性扩展,这在虚拟化环境中是很难得的。
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这样的 CPU 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建站、跑小程序、部署轻量级应用等需求。即使是稍微重一点的任务,比如数据处理或者编译代码,也能有不错的体验。总的来说,CPU 这一块搬瓦工确实没有偷工减料,给的配置很实在。
3、磁盘 I/O 深度测试
CPU 测试完了,接下来该看看硬盘性能了。我用的是 fio
这个专业工具来测试磁盘的读写能力,主要关注 4K 块的随机读写性能,这个指标最能体现 SSD 的真实水平。
经过测试我发现,搬瓦工新泽西州机房使用的确实是优质的 SSD 存储,4k 块随机读写性能充分展示了企业级 SSD 存储的强大能力。
随机写入性能测试
首先测试随机写入性能:
[root@vibrant-fiber-1 ~]# fio --name=randwrite --ioengine=libaio --iodepth=1 --rw=randwrite --bs=4k --size=1G --runtime=60 --time_based
randwrite: (g=0): rw=randwrite, bs=(R) 4096B-4096B, (W) 4096B-4096B, (T) 4096B-4096B, ioengine=libaio, iodepth=1
fio-3.35
Starting 1 process
Jobs: 1 (f=1): [w(1)][100.0%][w=68.1MiB/s][w=17.4k IOPS][eta 00m:00s]
randwrite: (groupid=0, jobs=1): err= 0: pid=43740: Sun Sep 14 23:41:30 2025
write: IOPS=19.8k, BW=77.2MiB/s (81.0MB/s)(4634MiB/60007msec); 0 zone resets
slat (usec): min=3, max=29034, avg=41.72, stdev=539.18
clat (nsec): min=929, max=14755k, avg=1428.26, stdev=17839.92
lat (usec): min=4, max=29046, avg=43.15, stdev=540.07
clat percentiles (nsec):
| 1.00th=[ 964], 5.00th=[ 972], 10.00th=[ 980], 20.00th=[ 996],
| 30.00th=[ 1032], 40.00th=[ 1064], 50.00th=[ 1096], 60.00th=[ 1128],
| 70.00th=[ 1192], 80.00th=[ 1416], 90.00th=[ 1704], 95.00th=[ 2024],
| 99.00th=[ 8256], 99.50th=[13248], 99.90th=[29312], 99.95th=[36096],
| 99.99th=[58624]
bw ( KiB/s): min= 1680, max=313768, per=100.00%, avg=86474.04, stdev=44583.83, samples=109
iops : min= 420, max=78442, avg=21618.52, stdev=11145.95, samples=109
lat (nsec) : 1000=22.26%
lat (usec) : 2=72.52%, 4=3.73%, 10=0.68%, 20=0.56%, 50=0.24%
lat (usec) : 100=0.01%, 250=0.01%, 500=0.01%
lat (msec) : 2=0.01%, 4=0.01%, 20=0.01%
cpu : usr=5.20%, sys=20.29%, ctx=11150, majf=1, minf=15
IO depths : 1=100.0%, 2=0.0%, 4=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>=64=0.0%
submit : 0=0.0%, 4=10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64=0.0%, >=64=0.0%
complete : 0=0.0%, 4=10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64=0.0%, >=64=0.0%
issued rwts: total=0,1186364,0,0 short=0,0,0,0 dropped=0,0,0,0
latency : target=0, window=0, percentile=100.00%, depth=1
Run status group 0 (all jobs):
WRITE: bw=77.2MiB/s (81.0MB/s), 77.2MiB/s-77.2MiB/s (81.0MB/s-81.0MB/s), io=4634MiB (4859MB), run=60007-60007msec
Disk stats (read/write):
sda: ios=1378/705609, merge=7/265, ticks=827/1461462, in_queue=1462297, util=96.87%
随机写入的测试结果非常亮眼!IOPS 达到了 19800,这个数字在 VPS 中算是很高的水平了。带宽 77.2MiB/s 也很不错,说明硬盘的持续写入能力很强。
更重要的是延迟控制得很好,平均延迟只有 43 微秒,99% 的写操作都能在 58 微秒内完成。这样的性能对于数据库写入、日志记录等场景来说非常有利,不会成为系统的瓶颈。
随机读取性能测试
接下来测试随机读取性能:
[root@vibrant-fiber-1 ~]# fio --name=randread --ioengine=libaio --iodepth=1 --rw=randread --bs=4k --size=1G --runtime=60 --time_based
randread: (g=0): rw=randread, bs=(R) 4096B-4096B, (W) 4096B-4096B, (T) 4096B-4096B, ioengine=libaio, iodepth=1
fio-3.35
Starting 1 process
Jobs: 1 (f=1): [r(1)][100.0%][r=8788KiB/s][r=2197 IOPS][eta 00m:00s]
randread: (groupid=0, jobs=1): err= 0: pid=43760: Sun Sep 14 23:44:17 2025
read: IOPS=2357, BW=9431KiB/s (9658kB/s)(553MiB/60001msec)
slat (usec): min=236, max=22578, avg=416.65, stdev=327.99
clat (nsec): min=1463, max=5118.6k, avg=4047.00, stdev=13882.45
lat (usec): min=238, max=22591, avg=420.70, stdev=328.68
clat percentiles (nsec):
| 1.00th=[ 1912], 5.00th=[ 2256], 10.00th=[ 2544], 20.00th=[ 2960],
| 30.00th=[ 3248], 40.00th=[ 3536], 50.00th=[ 3920], 60.00th=[ 4080],
| 70.00th=[ 4256], 80.00th=[ 4448], 90.00th=[ 4704], 95.00th=[ 5152],
| 99.00th=[13248], 99.50th=[25728], 99.90th=[39680], 99.95th=[45824],
| 99.99th=[63232]
bw ( KiB/s): min= 7920, max=10544, per=100.00%, avg=9441.74, stdev=494.03, samples=119
iops : min= 1980, max= 2636, avg=2360.40, stdev=123.52, samples=119
lat (usec) : 2=1.72%, 4=53.00%, 10=43.83%, 20=0.75%, 50=0.67%
lat (usec) : 100=0.03%, 250=0.01%
lat (msec) : 10=0.01%
cpu : usr=2.88%, sys=12.19%, ctx=141559, majf=0, minf=12
IO depths : 1=100.0%, 2=0.0%, 4=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>=64=0.0%
submit : 0=0.0%, 4=10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64=0.0%, >=64=0.0%
complete : 0=0.0%, 4=10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64=0.0%, >=64=0.0%
issued rwts: total=141472,0,0,0 short=0,0,0,0 dropped=0,0,0,0
latency : target=0, window=0, percentile=100.00%, depth=1
Run status group 0 (all jobs):
READ: bw=9431KiB/s (9658kB/s), 9431KiB/s-9431KiB/s (9658kB/s-9658kB/s), io=553MiB (579MB), run=60001-60001msec
Disk stats (read/write):
sda: ios=141284/40, merge=0/96, ticks=52960/16, in_queue=52978, util=99.72%
随机读取性能相比写入要低一些,这在 SSD 中是很正常的现象。IOPS 为 2357,带宽 9.4MB/s,虽然数字看起来不如写入那么耀眼,但这个性能水平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来说都够用了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读取延迟非常稳定,平均 420 微秒,95% 的读操作都能在 5 微秒内完成,这对于网站加载、数据库查询等场景非常有利。实际使用中,你感受不到硬盘延迟带来的卡顿。
4、网络性能深度测试
接下来就是很多人关心的网络性能了。我分别从带宽速度、延迟表现和路由走向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测试。带宽确实很充足,但是对于咱们亚洲用户来说,延迟表现确实不如加州地区的机房,这个结果也符合我之前的预期。
本地带宽测试
首先我用 speedtest 工具测试了一下带宽:
[root@vibrant-fiber-1 ~]# speedtest
Speedtest by Ookla
[error] Error: [101] Network unreachable
Server: Nitel - New York, NY (id: 49834)
ISP: IT7 Networks Inc
Idle Latency: 1.23 ms (jitter: 0.07ms, low: 1.16ms, high: 1.44ms)
Download: 4841.05 Mbps (data used: 5.5 GB)
4.53 ms (jitter: 2.16ms, low: 1.17ms, high: 30.54ms)
Upload: 7448.71 Mbps (data used: 7.7 GB)
2.75 ms (jitter: 1.77ms, low: 1.13ms, high: 12.59ms)
Packet Loss: 0.0%
Result URL: https://www.speedtest.net/result/c/5b95ba34-3404-447a-bbda-f19abc102d08
带宽测试的结果让我很满意!
下载速度达到了 4841Mbps,上传速度更是达到了 7448Mbps,这个数字远超官方承诺的 1Gbps。虽然这是测试到附近服务器的结果,但也说明搬瓦工的网络基础设施确实很强大。而且丢包率为 0,网络质量很稳定。
国内延迟测试
接下来我用 itDog 工具测试了中国全国各地的 ping 延迟,结果如下图所示:
从测试结果可以明显看出,新泽西机房到国内的延迟确实比较高。全国平均延迟 242ms,最快的是安徽芜湖联通 192ms,最慢的是广东广州联通高达 311ms。这个延迟水平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还算可以接受,但确实比加州机房高了不少,对于游戏或者实时等应用影响比较大。
回国路由分析
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表现,我还测试了回国路由的具体走向:
[root@vibrant-fiber-1 ~]# cur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zhanghanyun/backtrace/main/install.sh -sSf | sh
2025/09/14 23:47:18 正在测试三网回程路由...
国家: US 城市: New York City 服务商: AS25820 IT7 Networks Inc
项目地址: https://github.com/zhanghanyun/backtrace
北京电信 219.141.140.10 电信163 [普通线路]
北京联通 202.106.195.68 测试超时
北京移动 221.179.155.161 移动CMI [普通线路]
上海电信 202.96.209.133 电信163 [普通线路]
上海联通 210.22.97.1 联通4837 [普通线路]
上海移动 211.136.112.200 移动CMI [普通线路]
广州电信 58.60.188.222 测试超时
广州联通 210.21.196.6 联通4837 [普通线路]
广州移动 120.196.165.24 移动CMI [普通线路]
成都电信 61.139.2.69 电信163 [普通线路]
成都联通 119.6.6.6 联通4837 [普通线路]
成都移动 211.137.96.205 移动CMI [普通线路]
2025/09/14 23:47:19 测试完成!
路由测试显示,新泽西机房走的都是普通线路,没有优化路由(例如 CN2 GIA)。电信走的是 163 骨干网,联通走的是 4837 线路,移动走的是 CMI。没有专门的优化线路,数据包需要绕比较远的路才能到达国内。不过好在网络还算稳定,除了个别节点测试超时外,大部分路由都是通的。
5、IP 相关测试
网络性能测试完成后,接下来看看 IP 质量如何。IP 质量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是个重要指标,特别是想要解锁流媒体或者避免被各种服务屏蔽的朋友。经过测试,我发现搬瓦工新泽西州机房的 IP 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,虽然被识别为机房 IP,但在解锁能力和风险评分方面表现都挺好。
流媒体解锁
我使用了 lmc999/RegionRestrictionCheck 流媒体解锁检测脚本进行测试,测试结果如下:
流媒体解锁的测试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!
几乎所有主流平台都能正常解锁,包括 Netflix、Disney+、YouTube Premium、Amazon Prime Video 等大家常用的服务。包括 ChatGPT 和 Claude 等 AI 服务都能正常使用。
唯一的遗憾是 Spotify 注册被限制了,不过这个影响不算太大。所有解锁的服务都显示为美国地区,CDN 也都指向纽约,说明 IP 的地理位置识别很准确。
IP 质量测试
使用 IP 质量检测脚本(xykt/IPQuality)进行测试,测试结果如下:
IP 质量测试的结果也很不错。虽然大部分数据库都将这个 IP 识别为机房 IP,但大多数都显示为低风险。特别是在黑名单检测中没有被任何数据库列入黑名单,这说明这个 IP 段的声誉还是很好的。
邮件连通性方面,25 端口可以正常使用,大部分邮箱服务商都能正常通信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,个别数据库将其标记为 VPN 或代理,但不影响日常使用。
6、综合性能测试
最后我用经典的 Bench.sh
脚本做了一个综合性能测试,这个脚本能够一次性测试 CPU、内存、硬盘I/O和全球各地的网络速度,是评估 VPS 综合表现的好工具。
从综合测试结果来看,系统的基础信息和我们前面单独测试的结果完全一致。CPU 不知有 2.6GHz 的主频,还支持 AES-NI 加密指令集,这对于需要加密处理的应用来说很有用。
I/O 性能顺序读写测试显示平均速度 767.3 MB/s,这个成绩相当不错,和我们前面用 fio 测试的结果基本吻合。而且,多次测试波动不大,说明硬盘性能很稳定。
网络测试部分最能说明问题。纽约和欧洲的表现都很好,速度至少能达到 1-2Gbps 的水平。但是到亚洲地区的表现就明显下降了。例如上海的上传 189.85Mbps,下载只有 74.01Mbps,而且新加坡也不算好。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,新泽西机房确实不太适合主要面向亚洲用户的应用。
总的来说,搬瓦工新泽西州机房的硬件配置和本地网络性能都很出色,但受地理位置限制,到亚洲的网络表现确实不如西海岸的机房。如果你的主要用户群体在美国东部或欧洲,这个机房会是很好的选择。但如果主要服务亚洲用户,建议还是考虑加州的机房。
测试总结
经过全方位的深度测试,搬瓦工新泽西州机房的表现可以说是喜忧参半。
从硬件配置来看,CPU 性能出色,SSD 读写速度优秀,内存和存储空间都完全符合官方承诺,没有任何缩水现象。IP 质量也相当不错,主流流媒体平台基本都能解锁,风险评分普遍较低。
不过正如我在开始时预料的那样,地理位置确实是这个机房的短板。到国内的延迟普遍在 240ms 以上,网络速度也明显不如加州机房。但如果你的主要用户群体在美国东部、欧洲,或者对延迟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应用,新泽西机房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如果你觉得这个机房符合你的需求,可以前往 搬瓦工官网 查看详细配置和搬瓦工最新优惠码,开始享受你的 VPS 服务器吧!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1:新泽西州机房到国内的延迟怎么样?
+Q2:新泽西州机房和加州机房哪个更好?
+Q3:新泽西州机房适合用来做什么?
+Q4:流媒体解锁效果如何?
+流媒体解锁效果很不错!
我测试了 Netflix、Disney+、YouTube Premium、Amazon Prime Video 等主流平台都能正常解锁,而且都是原生解锁。ChatGPT 和 Claude 也能正常使用。
Q5:性能表现怎么样?
+硬件性能表现很出色。
CPU 是 Intel Xeon Cascadelake 架构,单核 750+ events/s,双核近 1500 events/s。SSD 随机写入 IOPS 达到19800,随机读取 2357 IOPS,这个水平在同价位 VPS 中算是很优秀的。带宽也很充足,本地测速能跑到 5Gbps+。